看《甄嬛传》时,华妃在冷宫里那句“”,让人看得又心疼又唏嘘。这个一辈子骄傲跋扈的女人,到了穷途末路还在等皇上的圣旨,其实藏着她最后一点念想和不甘。
华妃进冷宫前,已经被剥去封号,打入最低等的宫殿。可她骨子里的傲气没散,总觉得皇上对自己还有旧情。想当年她是年羹尧的妹妹,皇上把她宠上天,赐她专房之宠,赏她独一无二的欢宜香,连皇后都得让她三分。这些风光日子让她坚信,皇上心里总有她的位置,就算哥哥倒台,皇上也不会真的对她下死手。
她等圣旨,其实是在等皇上的“回头草”。在冷宫里,她听着太监宫女嚼舌根,说皇上新宠了谁、又赏了谁,心里又酸又恨,却还抱着一丝幻想:说不定皇上只是一时生气,等气消了就会念起旧情,下道圣旨把她接出去。毕竟以前不管她闯多大祸,皇上最多罚她禁足,转头还是会来哄她。这种被宠坏的惯性,让她到最后都不肯相信自己彻底失宠了。
展开剩余64%更重要的是,华妃一辈子最看重“名分”。她是堂堂年大将军的妹妹,是皇上亲封的华贵妃,怎么能像普通宫女一样悄无声息地死在冷宫里?在她心里,死也要死得“名正言顺”。皇上的圣旨就是她最后的体面——哪怕是赐死的圣旨,那也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,证明自己在皇上心里还有分量,不是被随便丢弃的尘埃。
还有个藏在心底的原因:她想最后一次“纠缠”皇上。华妃爱皇上爱得偏执,哪怕被伤得体无完肤,也想在生命最后一刻和皇上扯上关系。她心里或许还憋着气,想借着圣旨问一句“你到底有没有真心爱过我”。就像当年她用欢宜香毒害其他妃嫔,用跋扈掩饰不安一样,等圣旨也是她最后的“撒泼”——你不亲口判我死刑,我就偏不死。
直到甄嬛去冷宫告诉她真相:欢宜香里的麝香是皇上特意加的,就是为了让她怀不上孩子。这句话彻底打碎了她的幻想,原来自己一辈子的骄傲和爱情,不过是皇上权衡利弊的棋子。这时候她才明白,皇上永远不会来救她,更不会下什么“回头圣旨”。
所以当她终于等到“赐死”的口谕时,反而平静了。不是因为认命,而是因为彻底死心。她穿着当年的旧衣自尽,用最后一点尊严告诉皇上:我华妃就算死,也是你亲手赐死的,你这辈子都欠我的。
华妃的等,是等一个不可能的答案,等一份早已消失的爱情,等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体面。她到死都没明白,帝王的爱从来都掺着算计,可这份执迷不悟,却让这个反派角色多了几分可怜和真实——就像现实里那些爱到卑微却不肯放手的人,总要等到最后一根稻草落下,才肯承认自己输了。
发布于:山西省融正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-正规的配资-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