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用鲜活、生动的实践性参与方式,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?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的校名里有“长征”二字,为学校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资源。这学期,学校以校为名、以史为脉,把“长征故事”演绎成音乐剧,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,让红色基因在旋律和舞姿中代代相传。据介绍,学校计划将“长征故事”音乐剧作为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,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了解长征精神。
师生共同演绎音乐剧。
从1905年公立真如初等小学堂起步,如今,地处普陀区长征镇的长征中心小学以“情智协同,人生出彩”为核心理念,聚力打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《从长征到新长征》,在全校五个年级同时推进。学生们用画笔勾勒出心中英雄的模样,手工制作长征场景模型,通过光影秀将长征路上的经典场景生动再现,用巧手搭建出对未来“新长征社区”美好家园的憧憬……二年级学生在入队前,有一次研学活动,学校抓住这一契机,引导毕业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方法,包括人工智能协助等,在普陀区长征镇地域内设计低年级学生的行走路线……从绘英雄、述长征,到展风华、筑家园,长征精神成为少年们能触摸、能共情、能践行的成长力量。
如何用一种生动自然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们在演绎的过程中真正了解长征精神?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陆莉莉说,这学期,由师生联袂创作剧本,百余名师生参与演出的《从长征到新长征》音乐剧,整合了宏大历史背景,演绎了长征中心小学建校120年的发展历史,在这个过程中,让同学们进一步领悟长征精神。音乐剧还巧妙融入了学生原创歌曲与校歌,整合学校特色社团力量,以歌舞、朗诵、器乐等多元艺术形式,让长征精神与百年校史深度交融。学校借助教联体协同、家校社共育,将教育延伸到家庭、社区等学生成长场景。
长征中心小学课程中心副主任、艺术思政老师徐海羚说:“我们学校校名里有‘长征’二字,通过挖掘历史元素,让孩子们更生动地走近这段历史、了解这段历史,传承长征精神。”音乐剧主演、语文老师张逸雯说:“音乐剧在形式上,通过多学科的融合,以更可视、多元的方式,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长征精神。”参与演出的学生说,每一个动作、每一句台词的打磨,都是一次学习。在排练过程中,不仅学会了合作,更明白了“有信念、能克难、善合作、敢求实、勇创新”的精神内涵。
学生参与演出。
据了解,学校计划将音乐剧固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,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,各年级学生结合《道德与法治》课的学习,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;在第二学期,学生自主报名加入音乐剧、合唱、朗诵等社团,用音乐剧的形式来纪念学校历史发展与传承,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。
融正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-正规的配资-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