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侏罗纪世界·重生》中,斯嘉丽·约翰逊身披探险装备,成为这部电影系列30年来的首位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女主”,这一刻让无数观众长出一口气,纷纷发出“终于”的感叹。在这个充满男性角色、恐龙以及硬核动作的故事中,女性角色终于从尖叫、逃跑或情感陪衬的模式中解脱出来,成为故事的核心驱动力。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:“40岁,我终于活成了真实的自己。”
而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成绩——3.183亿美元,不仅让她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演员,且这一成就的焦点是“演员”,而非“女演员”。由斯嘉丽担任主演或集群主演(包括配音)的36部影片,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48.5亿美元。
回顾她的职业生涯,我们看到斯嘉丽在《迷失东京》中饰演的那个穿着粉色内衣、静静凝视窗外的年轻妻子,或者在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里,那位眼神深邃、安静凝视的少女,早期的她总是带有一种“被观看”的美学。而真正的转折,或许源自于她所塑造的“黑寡妇”形象。在初期,这个角色似乎只是男英雄群体中的点缀,黑色战衣和性感形象让她成为“性感符号”。然而,随着漫威电影宇宙受众口味的微妙转变,黑寡妇不再仅仅是“漂亮能打”的代名词,而逐渐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人性化的层次,尤其在《黑寡妇》独立电影中,斯嘉丽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叙事空间,从他人的配角转变为自己的主角。
展开剩余74%《婚姻故事》则成为她完全摆脱标签的代表作。在这部电影中,斯嘉丽塑造了一个脆弱、愤怒、复杂且具有共鸣的当代女性角色——妮可。那场著名的独白,不仅令观众深受震撼,也让她在镜头前释放了多年来压抑的情感,表演的力量源自于她对真实的呈现,而非取悦他人。观众在这一刻不再看到“斯嘉丽·约翰逊”,而是看到一个真实的女人,正在与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痛苦搏斗。
自出道以来,斯嘉丽始终没有被固守于“性感女神”的标签框架中,她从未停下过突破自我的脚步。她从“被观看的身体”到“主动发声的灵魂”,这一转型过程的背后,离不开她个人成长的积淀。9岁便踏入演艺圈,14岁时,她在《鬼魅浮生》中就出演了一个失语的少女角色,早早意识到作为童星的“可爱”光环终究会褪去,真正需要的是多维度的成长。
她曾公开表示,在十几岁时便常常被要求“看起来更性感”,并且在没有自己意愿的情况下被当作符号推向公众。她对“被定义”的警觉,也源自于早早进入成人世界的经验。她明白,要在好莱坞生存下来,必须从“被看”转向“被听”。因此,她主动参与剧本的讨论,拒绝那些没有深度的角色,甚至在2018年,毅然决定退出了原本计划出演的跨性别男性角色。
这种对自我掌控的渴望,逐步扩展到她的导演事业中。2024年,斯嘉丽宣布将执导并主演她的首部导演长片《了不起的埃莉诺》,影片讲述了一位75岁退休女性在人生晚期展开自我重建与情感觉醒的故事。这不仅是一次类型上的突破,更是她对“女性人生不止青春”的回应。斯嘉丽提到,她被这个角色打动,是因为“这个社会太少让女性安静地老去、重新开始的空间”。
选择以一位年长女性为处女作的主角,本身就是对“女性是否值得拥有晚年叙事”这一问题的回应,也是她对自己创作权力的积极主张。她不再仅仅是银幕上的“她”,而开始掌控并书写那些属于女性的故事。
与此同时,斯嘉丽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关注并参与女性议题。她是“Time's Up”反性骚扰运动的早期支持者之一,曾在2018年女性联盟游行(Women’s March)上发表演讲,公开讲述自己曾遭遇的性别压迫,并号召更多女性“拿回自己的身体和声音”。她的表达并非高调激进,而是在多个场合通过细腻且有力的发声,展现她对女性权益的关切。
然而,斯嘉丽的立场也曾引发过舆论风波。在面对一些争议时,她并未退缩,而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她的坚定立场。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赞同她的观点,但我们可以理解她的勇敢。
斯嘉丽的成功确实令人鼓舞,但她所走的道路是否可以被复制?尽管银幕前的女性角色逐渐增多,好莱坞依旧是一个男性主导的叙事机器。编剧、导演、剪辑、配乐等幕后职位中,女性的声音仍显得微弱。即使女性角色在电影中不再局限于“打怪升级”,我们依然要问:她能否有脆弱、迷茫、错误,甚至不完美?她能否不是“榜样”,而仅仅是“人”?理想的未来,应该是我们不再因女性成为主角而感到特殊,不再需要用“大女主”这一标签来定义女性的存在价值。那个时刻,性别的标签消失不见,角色就是角色,故事便是故事。
发布于:福建省融正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-正规的配资-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