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军长胡炜二三事
文/徐树祥等
王皇义推荐
胡炜军长
官兵同甘苦
初识胡军长是在七零年冬季,落实毛主席11.24批示野营拉练的路上。在翻越去直罗镇的子午岭下山时,地表面结了一层冰,全体人员下车步行,胡军长梁政委还有其他军首长,和所有干部战士一样,每人拄着根拐棍儿,小心翼翼地前行,我们无线电连紧跟在机关后面。
忽然传来一阵大笑,原来是走在前面的某一个首长摔了个仰面朝天,后来笑声不断,不断有人摔跤。一会儿,前面又传来起哄声,往前面一看,不知是哪位军首长带头往地下一坐,垫着大衣往下滑冰滑梯,这个动作带动了所有人,传到后面,大家走到前面坡陡的一段儿,都坐在地上往下滑,原本枯燥沉闷无趣又紧张怕摔跤的冰坡上行军,顿时叫欢笑声所代替。胡炜军长和梁济民政委也是这么滑下大坡的。大山里的冰都是干净的,滑下山一看,屁股底下的大衣除了有点儿湿,干干净净。
这次坐冰滑梯是军首长带的头,苦中有乐。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将军和士兵,在拉练中这样同甘共苦,而且首先领导要年富力强,才能适应部队的节奏。我上网查了一下,胡军长当年50岁,梁政委当年48岁,王克任军长时52岁,裴校长任军长时才45岁,张海阳任军政委时47岁。都是从21军出来的年轻将领。
亲自题词
2012年4月初的一个周末早上,我和老马二林康志占江小雪还有曾大姐,相约去拜访胡炜老军长,他调离21军后,20年未见。90年代初期,21军在京老战友聚会,见过几次,这次到家里见面,大家都很激动,并精心准备。老马还专门叫上了他原来单位的摄影记者,带着摄像机和照相机,还有准备送给老军长的礼物,军宣传队战友带上了集体回忆样书;我也准备了一样“特别”的小礼物。
老军长和儿子小伟亲自到家门口迎接,他已经是92岁高龄的老人了,把我们这一群当年他当几万人的军长时,手下的几个小兵,热情迎进家里,倒上茶水,连聊带给书写字题词一个多小时。老军长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洪亮有气势,未见倦意越聊越高兴。
这是一次重要的,有着浓厚当兵情结的,可以载人个人历史回忆的见面。
21军宣传队,是老军长在任的时候成立的,学演样板戏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。2013年是他们军宣队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日,他们出了一本册子怀念当兵那段日子,请老军长为该书题词很有意义。
老军长胡炜的题词是:拂晓新歌。
口述历史
请老军长题词后,我们一行人围坐在他身边,听他讲21军的历史,并不时提问。说到打仗,小雪问老军长亲手打死过多少日本鬼子?老军长一笑后回答:一个,还不知道死没死?他说有一次和鬼子遭遇战,眼看一个鬼子军官从离他不远处冲过来,他甩手就是一枪,鬼子倒了,他也跑了。后来进机关指挥打仗,直接面对敌人的时候少了,大家哈哈大笑。
老军长是人才,又有文化,进步快,当官早,很快就没有和敌人交手的机会了,但经过他指挥的部队战斗,歼敌无数。老军长从军,一生征战无数。
我说感谢当年爸爸21军的老战友们对我们家的关照,让我当兵,老军长说你爸爸走得太早了,才60多岁。然后又说,对老部队的子弟,军党委专门有个决定,男孩全要,女孩儿酌情要,因为岗位太少,文革年代,大人挨批斗,不能让子女们四处流浪,没有饭吃。我听了这一番话后心里非常感动,这就是战友情啊,有难全帮,办事大气,从老军长身上可见一斑。
我又拿出精心准备送给老军长的礼物说:老军长,这是一份资料,2011年五六月份,我和老马二林一行七人,到台湾自由行,他们都是第一次,我是第二次踏上台湾宝岛,这是我们在台湾时,在老蒋常住的行宫里拿的简介,因为老蒋的老家奉化溪口是他当61师师长时,带着大部队打下来的,当时61师师部就住在老蒋出生的风镐房。
当年激战登步岛,也是这位年仅30岁的小师长,亲率五个营登岛和敌人六个团激战两天三夜,以死伤一千多人的代价,歼敌3000多人,而后,带着部队和五六百俘虏,全身而退。而当面蒋军的指挥官,是黄埔三期的石觉上将,战斗后有文章,标题是:解放军小师长对抗黄埔上将。
全21军的老同志都特别钦佩老军长的战绩和为人,多年不变,不论他的职务有何变化,大家一律称呼老军长,显得特别亲切。
从老军长家出来后,大家还意犹未尽,相约有机会再来探望老军长……
融正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-正规的配资-手机上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